第二百七十九章 锚鱼与弓鱼术_1983小海岛,从养殖大户开始
笔趣阁 > 1983小海岛,从养殖大户开始 > 第二百七十九章 锚鱼与弓鱼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百七十九章 锚鱼与弓鱼术

  “好吧。”

  两人没走几步,就来到闽江码头旁的解放大桥。

  桥面上全是自行车,还有大爷骑着车,敲着碗喊道:“鱼丸,鱼丸。”

  桥上有位戴着斗笠,拿着鱼竿的大爷,正站在桥上不停抖着鱼竿。

  不少老人和孩都在围着他钓鱼,有些孩好奇问道:“就这样一直抖,能钓到鱼吗?”

  大爷全程一言不发,专心钓着而,就在李多鱼经过时,老大爷的鱼竿猛地一弯。

  他瞬间双手发力,高高将鱼竿举起,利用惯性将一条鱼从河里飞到了桥面上。

  鱼被飞到桥上后,不停扑腾乱跳着,没等老大爷过去,围观的人率把鱼围了起来。

  “哇,这鱼好大啊。”

  “好像是鲈鱼,这条鱼,至少能卖个五毛。”

  而将鱼飞起来时,李多鱼发现,老大爷用的并不是普通的鱼钩,而是拳头大的三爪钩。

  看到这钩后,李多鱼就已经猜出老大爷的钓法了。

  其实他这种钓法,已经不叫钓鱼了,应该叫锚鱼。

  而所谓的锚鱼,是不用鱼饵的,全靠鱼钩去刺鱼,锚鱼人一般会选在桥洞这种水流湍急的地方去锚鱼。

  手法也相对简单,就是通过不停抖动三爪钩来刺鱼。

  很多想逆流而上的鱼,在水流湍急的地方往往会游的比较慢,一旦被上下不停抖动的三爪钩刺中,锚鱼人就会立马提钩。

  李多鱼记得,前世锚鱼的那帮人,甚至还用上了黑科技,装了“可视锚鱼器”。

  锚鱼的钓组上有个摄像头,竿柄处则是一个的屏幕。

  通过屏幕,可以将水里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,只要有大鱼经过的话,就会立马提竿。

  而这种锚鱼的做法,经常把池塘里的大鱼或江河里的大鱼给锚走。

  不单钓鱼佬恨之入骨,渔业部门也不喜欢他们,因为鱼被锚中的鱼,不管大鱼还是鱼,几乎都是死,很难放生的。

  所以渔业部门一旦发现有人锚鱼,不单要没收渔具,严重情况,还得抓去罚款。

  鲈鱼钓起来后。

  老大爷当场拿起了一条草绳,一头穿过鱼鳃绑在鱼嘴上,一头绑在鱼尾巴上。

  弓鱼术!

  看到这个弓鱼后,李多鱼想都不想,就知道这位老大爷是闽北那边过来的。

  李多鱼凑过去一看,发现大爷今的鱼获还蛮多的,鱼笼里面已经有四五尾大鱼,看来今可以卖个好价钱。

  桥上除了锚鱼的大爷外,还有不少拿着手绳钓河蟹的人,这些人连鱼钩都没有,只有活动的绳套,上面随便绑一个最便夷猪肝。

  只要有河蟹来吃猪肝的话,他们就立马拉手绳。

  且钓的速度非常快,没一会儿,就钓了三四只,旁边还摆着一筐筐河蟹。

  “又大又肥的河蟹,一筐只要五毛钱,回去蒸着吃,炒着吃,都好吃。”

  见一大筐只有五毛钱,周晓英忍不住问道:“这螃蟹,怎么这么便宜啊。”

  李多鱼笑道:“这螃蟹是吃味道的,根本就没啥肉,蟹壳还特别硬,老磕牙了。”

  听到这话后。

  卖螃蟹的老头,白眼道:“年轻人不懂,就不要乱啊,我这螃蟹好的很,比梭子蟹还要好吃。”

  李多鱼笑了笑。

  没有继续跟这位大爷理论,而是带着周晓英走过了解放大桥,来到了烟台山的脚下。

  过桥后,眼前的建筑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全都是一些圆拱形窗户的洋房子。

  这些洋房,全是上个世纪洋人建的,当年鸦片战争战败后,榕城作为“五口通商”的口岸之一。

  涌进了大量的洋人,他们全都定居在烟台山附近,并建起了领事馆、洋孝公馆,教堂、学校、跑马场等。

  后世,这些建筑被当地美化成“万国建筑博物馆”,实际上,这些建筑全都是侵略的证明,是当初列强闯进来后,盖给自己住和娱乐的场所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k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